濟公師父生平
Posted: under 濟公師父生平.
Tags: 問事, 天人宮, 濟世, 濟公
活佛頭戴僧帽,兩眼微瞇,身披寬袖袈裟,一腳跣足,一腳趿鞋,形像滑稽逗人,嬉笑間度人無數。上自朝宮,下至販夫走卒,接能與之相接無礙,濟公一生詼諧,形若出家之俗人,實則佳世之活佛。其嬉笑怒罵之間盡皆文章,狂言醉語,無非禪機,真謂俗裡度人矣。觀其所行,無你我之分,顯示佛與眾生平等,突破修行者「我執」之偏差,不畏權勢,不欺弱小。活佛神通感應,信眾殷勤,香火不斷,恆久不衰。
濟公俗姓李,名修緣,南宋高宗浙江台州府天台縣人,父李茂春,又名贊善;母王氏,賢淑善良,夫婦二人篤信神佛,近年四旬,猶無子嗣,乃齋戒三天,同到北天台山國清寺拜佛求子,誠心感動佛祖。西天金身降龍羅漢投胎轉世,紹興三年(西元一一三三)二月初二產下一男,五官清秀,品貌清奇,氣宇軒昂,面如滿月,啼哭數日不止,國清寺高僧性空長老特來祝賀,並以「恆修本命元辰」之意,命為「修緣」,點化孩子頭頂,始轉哭為笑。
修緣根器不非,書詩論賦,無不精通;才學出眾,十四歲,四書、五經、諸子百家皆耳熟能詳,欲入縣成考文童,突遭父喪之痛,修緣守制不能入場,十六歲,母王氏,臥病不起,弱冠頓失,十八歲孝滿脫服,看破紅塵,立志出家,終至西湖飛來峰上靈隱寺,拜當家方丈元空長老,號遠瞎堂為師,起名「道濟」。
「道濟」為僧,先是參禪,後經元空長老當頭棒喝,點醒前因,識得本來面貌,言行舉止,一反平日,瘋癲痴狂。他本奉佛法為旨,為度世而來,在外濟困扶危,勸化眾生;在廟內既不持齋,偏喝酒,不守清規。然其一靜一動,盡合禪機,一言一語皆是玄機;道濟道:「我人修心也修口,他人修口不修心,惟我修心不修口。」寺中僧眾俱稱道濟為「濟顛」。
活佛一生淡薄名利,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,代人之勞,成人之美,閒談不論人非,平日飲酒食肉,遊戲人間,全無出家人之莊嚴,然而眾生以醉,濟顛不醉,如何醉裡度人,其慈悲、喜捨、笑容可掬之氣度正是善男信女敬拜崇仰的原因。活佛廣度世人,在其圓寂之前,以有先兆,曾頌道:「急思歸去,非大限之相催;欲及本來,實自家之情願。」宋寧宗開禧二年(西元一二O六)五月十六日,活佛端坐而化,臨終作偕一首:「六十年來狼藉,東壁打倒西壁,如今收拾歸去,依然水連天碧。」活佛茶毗之後,得舍利子無數,其骨灰存放面西湖畔的虎跑泉塔。
濟公入滅不久,有行腳僧送書信一封至淨慈寺,謂於二月前與濟公相遇於六和塔,受濟公師父之託送信函一封,淨慈寺住持展書一覽,果真是濟顛筆跡,內有「憶昔面前當一箭,至今猶自骨皮寒,只因面目無人識,又在天台走一番」住持閱畢,對濟公來去分明,一靈不昧,深感敬重,而活佛俗中煉性,醉裡度人的傳奇一生,猶如活佛常言:「不積財,不積怨,睡也安然,走也方便。」幽雅、瀟灑的典範永遠流傳後世。
Comments (0)
8 月 24 2012